為了涂料粒度分析儀獲得可靠的數據并延長使用壽命,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介紹涂料粒度分析儀的正確使用步驟及其注意事項。

一、準備工作
檢查設備狀態
在每次使用前,仔細檢查分析儀各部件是否完好無損,特別是進樣系統、檢測器和軟件界面等關鍵組件。確保所有連接處緊固且無泄漏。
準備樣品
根據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涂料樣品,并記錄其基本參數(如成分、粘度等)。對于高粘度樣品,可能需要進行預處理(如稀釋或超聲分散),以確保顆粒均勻分散。
校準儀器
使用標準粒子進行儀器校準,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。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指導手冊,調整儀器參數直至達到適宜狀態。
二、樣品制備
分散處理
涂料顆粒容易聚集形成團聚體,影響粒度分析結果。因此,在分析前必須對樣品進行充分分散。常用的方法包括機械攪拌、超聲波分散和添加分散劑。根據樣品特性選擇合適的方法,確保顆粒均勻分散。
取樣量控制
精確稱量適量的樣品,通常建議取樣量為幾毫升至幾十毫升不等。過多或過少的樣品都會影響測量精度。使用移液槍或微量注射器準確轉移樣品至分析儀的樣品池中。
三、操作步驟
啟動與設置
打開分析儀電源,待系統穩定后進入操作界面。根據樣品類型和預期粒徑范圍,設置適當的測量參數,如激光強度、采樣時間、掃描次數等。對于不同類型的涂料,需調整相應的參數以獲得最佳結果。
加載樣品
將已分散好的樣品小心倒入樣品池中,確保樣品充滿整個測量區域且無氣泡殘留。關閉樣品池蓋子,開始測量過程。在此過程中,避免震動或移動儀器,以免干擾數據采集。
數據分析
測量完成后,軟件會自動生成粒度分布圖及相關統計數據(如平均粒徑、D50值等)。仔細審查這些數據,確認其合理性并與歷史數據進行對比。必要時可重復測量幾次,取平均值以提高準確性。